翻页   夜间
一点文学 > 重生七八:开局一片田到华夏腾飞 > 第109章 元宝大队的新规划
    两百万人民币由申城外贸公司直接转入了北望良种培育基地的账户上,至于申城外贸公司怎么平账,那就是上面的事情了,这都不是问题。

    而北望良种培育基地的资金怎么用都是苏豫说了算,跟他自己的钱也没两样。

    这个年代私人账户不可能放这么多钱,也没办法转账。

    苏豫想想,这笔樱国的订单,每个月固定给自己挣回来一个两百万,一年就是两千四百万,也是挺大一笔钱了,挺好。

    况且除了这笔订单,林大龙在北望,成晓明在申城,私底下出掉的药酒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考虑到灌装是个问题,苏豫又让“小苏同学”弄来了一整套自动化灌装机的图纸,经过一个月的攻关,肖建国的通用设备厂成功制造了出来。

    灌装机作为白酒酿造设备的配套设备,一经推出,立刻又成了一个热门产品。

    至于之前给肖建国的无刷电机技术,由于永磁体的制造始终有问题,只能继续等待。

    元宝大队酿酒作坊在扩建以后,产量足足翻了两番,在酿酒作坊工作的人员也达到了近百人,除去成本,给大队创造的财富也与日俱增。

    而村里人,自己制作或者出去收购红薯干的、帮忙做纸盒包装的、还有清洗回收酒瓶的,跟着配套做事,也都跟着增加了不少收入。

    苏豫心心念念的一件事情,他觉得可以提上议事日程了。

    五月下旬的一天,元宝大队大队委开会,苏豫带着一张大大的元宝大队规划图,参加了会议。

    规划图是“小苏同学”根据苏豫给出的草图,通过人工智能计算生成的。

    苏豫让沈云川帮忙把规划图挂到了墙上,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野鸭塘”区域被规划成了一个风景带,“野鸭塘”的东边和南边是良种基地,西边和北边被规划出了一片民宿类的建筑。

    芦苇区域被保留,池塘里有九曲桥、拱桥作南北相连,其中还有凉亭、假山等装饰景点。

    整个村庄的北部全部是住宅区,规划了将近九百套房屋,三间房的开间,有两间是两上两下的楼房格局。

    八百套房屋以后不够的话,往南现在的村庄位置,还预留的三百套房屋的位置。

    再往南,就是工厂区、饲养区;往东,就是耕作区和农机服务站。

    村子的最东面,是一栋大队部的综合大楼,楼前有小广场,楼后有仓库,设施一应俱全。

    靠近最南端的盘龙河位置,还设置了一个小型的自来水厂和一个小型的沼气池,将为整个村庄提供清洁的自来水和燃气。

    所有参会的大队委,一个个看得眼睛发直,口水直流。

    这还是元宝大队吗?

    这也太美太舒适了吧?

    苏豫拍了拍手,清了清嗓子,“怎么样,大家都看得懂这张规划图的吧,有不懂不理解的提出来。”

    赵玉贵首先发言,“不是,苏豫,你给我们看这个,是想照这样改造元宝大队?这是十年规划?还是二十年规划?”

    苏豫笑了笑,“不是十年规划,也不是二十年规划,这就是今年的规划。”

    哗~

    众人几乎都惊讶地叫出了声。

    正要七嘴八舌地说话,苏豫摆了摆手,“这样吧,先听我说,我说完了,大家有想法再提。”

    “我的打算是先建自来水厂和沼气站,整个新的村庄一共九百套楼房,全部通电通水通沼气,房屋由大队垫资统一建造,社员抽签入住,但房子也不是白住,大队里算一个成本价,按二十年计算,摊到每年每户要上交多少钱。”

    “为什么要建九百套房屋呢?因为大家知道咱们周围还有一些研究所,和我们的良种场都是有合作关系的,未来会有很多职工家属也会入住到咱们元宝大队,所以要预留出来。”

    “新村庄里,商业街、饭店、学校、幼儿园和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全部配套齐全,这个大家可以等会再仔细看一看规划图。”

    “野鸭塘那个区域的改造由良种场负责,北面和西面的一些楼房,是给以后到良种场来工作的专家教授们准备的,未来可能还有人来咱们这边参观、旅游的,都可以住在那边。”

    “东边的公路会从村子的最北边一直延伸到新的一条通往大宝山里的公路。”

    “南边的工厂区和饲养区,也由大队统一盖厂房,以后谁要开厂,直接租现成的厂房就行。”

    “其它地方的就不细说了,大家一会儿自己看。”

    “哦,对了,资金的话,我的良种培育基地可以借钱给村里,现在关键的问题,第一,大家同不同意这样干?第二,如果干,会遇到那些问题?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鸦雀无声。

    太震撼了!

    还是沈云川第一个反应了过来,他举起了手,“我同意按苏豫的意见,干。”

    其他那里有不同意的,也都纷纷举起了手。

    只有赵玉贵,吧嗒吧嗒抽了几口旱烟,看着苏豫问道,“树大招风啊!我知道你有能力这样干,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干的后果?”

    赵玉贵说的确实是实在话,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对于放开农村生产力的相关政策已经开始出台,但是元宝大队一下子就脱胎换骨了,这让周围还是苦哈哈的兄弟大队情何以堪。

    “时代需要引领,改革需要标杆,我觉得我们元宝大队就应该做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苏豫掷地有声地说出了这句话,沈云川赶紧把这句话记在了小本子上。

    新农村建设的说法是在2005年以后提出来的,不过苏豫把它借鉴到当下这个环境中来说,似乎也很恰当。

    “我简单算了一笔账,完成整个的这个规划,总体需要的资金在一百五十万左右,而就以酿酒作坊一个企业,以现在的产量,每年可以给大队贡献将近三十万的纯利润。

    也就是说,就靠这一家酿酒作坊,咱们五年就可以收回投资。

    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一旦咱们大队提前完成这样的转型,到时候,机械化的种田只需要两三百号人,我们其余的人进入各种各样的工厂,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如果我们拥有十家、二十家类似酿酒作坊这样的企业呢?

    那五年后,我们元宝大队将会是多么富裕、多么美好的一个村庄啊!”

    众人又深入了美好的想象之中。

    赵玉贵这时也没有了异议,他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苏豫你说得对,我思虑过多了,咱们元宝大队就是要做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的榜样!”喜欢重生七八:开局一片田到华夏腾飞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