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邸报
“当年先帝独宠宸贵妃,就曾引得朝纲混乱,纷争不休。”
“皇上因而深受其害,如今也该加勉自身,断不可让当年之乱再次重现啊。”
入宫妃嫔带再出宫就不说了,汴梁调军之事…
因为一个女子大动干戈,这…这跟当年先帝还有何区别?
李知节说着这话,那叫一个疲惫。
现在朝堂的局势越来越不受他的控制,新帝的人新提拔上来的人,已经逐步占据了朝堂。
再假以时日,新帝根基不可撼动,这些事他们这些朝臣更无半分话语权,这不就是相当再次眼睁睁看着先帝当初场景重现。
沈?之没回话,摸着棋子提醒:“到李大人落子了。”
李知节说的正欢,被打断,也只好回过神,看着那盘给他备好的残局。
撩着袖子过去拿棋子,落子,又没忍住继续道:“皇上,若是您真的看重璋贵妃娘娘,厚此薄彼一些,无人敢提出异议,但是…因为后宫娘娘动摇国本,罔顾后宫,此事实在不为明君所为。”
话说到这份上,老头子已经把自己命顶在刀把下。
不然老被拉着下棋也不是个办法,这棋局他都无心去看,也看不明白,脑袋瓜顶上悬着把剑,谁还有功夫分析这个。
沈?之也没在继续装聋,把棋子放回去,发出动静,开始道:“那在李大人心中,何为动摇国本。”
李知节一愣,随之道:“这自然是通典所载,君道所亏,嗣位之争,外戚专权,宦官乱政,
权臣擅政,天灾频仍,
边患不息,苛政虐民等八项君政纪要。”
说到这里,李知节似乎觉得越来越有点不对,怔着摸了摸胡子。
果然就听见对面不咸不淡的声音传来。
“那朕君道可有亏?嗣位可有乱,外戚宦官可有干政,天灾边患可有无止息纷争…”
“又可有苛政虐民?”
李知节:“……”这不是还未酿成大错吗,真有一天酿成大错,那不就晚了。
“皇上…”他拧巴着脸继续道:“这…”
“汴梁调兵或引一人而起,但朕可有输?”
羽国送来的官银拨到礼部也不在少数,折损兵将一千四百余人,却拿下汴梁一城。
这换做何时都算的上是一场漂亮的胜仗。
看见对方脸色难看,似乎猜到对方准备拿子嗣说话,沈?之垂眸接着道:“李大人三朝元老,应也见多了权位之争,嗣位之争源何而来,李大人心中当早有定论。”
“太祖帝八子为何只留下先帝,先帝五子为何只留下朕,李大人不明白为何?”
沈?之说着话,也不下棋了,抬头看向人影。
明明很随意的眼神,不知道为何却透着一滚滚杀意,让人不用抬头便瑟瑟发抖,
李知节握住手,溢出来的冷汗晕染着棋子,滑腻的触感让他险些攥不住棋子:“可…”
“皇上,嗣位之争或许在所难免,但是若是子嗣单薄,那到时引发的乱子,更要远胜于嗣位之争啊。”
沈?之把手中的棋子放出去,落在左右都无子的一处空白位置:“朕年方廿有四,后宫内已有二子,李大人何以断言朕会子嗣单薄?”
李知节:“……”
这…他咋知道…
哪怕不论子嗣单薄,自古宫内礼制便是雨露均沾,独宠之乱古来至今还少吗?
可是到此他张了张口,又咽了回去。
他这是把所有借口都想好了,这还让人说什么?
最后只能道:“即便这些都不论,皇上至少也该遵循宫规,后宫妃嫔怎可随意出宫?”
“再而,朝臣之女都在皇上后宫,现在已入宫两年,侍寝次数却屈指可数,尤是璋贵妃娘娘入后宫迄今为止,一年有余,宫里其他妃嫔侍寝次数加起来不足十次,这…”
这未免也太过分了些。
而且其中还包括已殁的熙贵人,被赐死的宁贵人…
这就相当于后宫现在里的所有娘娘,从去年开始,除了璋贵妃,就已经无人再侍过寝。
沈?之垂下眸,许久未接话。
直到李德进来把活字印刷的初步排版送过来。
两人才避开了这个话题,将目光挪过来。
东西直接送到了李知节面前,沈?之无心下棋,从旁开口道:“地方谏,提出给民开智之念,李大人如何看待?”
“给民开智?”话题转换的有些快,李知节愣了一瞬。
随后道:“皇上说的民,是指…”
李德从旁拿出来那活字印刷的盒子,变换顺序分别在对方面前演示了一遍。
沈?之随即道:“开设邸报。”
李知节顿时瞳孔微震,开设邸报?
沈?之示意他去瞧那活字印刷,边道:“一贯的雕版印刷,适用于古籍印刷,文本读物印刷,但内容过于复杂,不适合在百姓中相传。”
“可换做活字印刷。”
若是按照苏南初所言,成立造纸和印刷署,用宫内废弃衣物送去制纸,那刻模所需的时间,成本会大大降低。
朝廷可以低价,或者免费向各地百姓下发邸报,印上所需传播告知的内容,或寓言,或道德,或口口相传的故事,或诗词歌赋…
其实想要让民众识体统,明礼信,不一定非要去一点一点去推敲那些史籍古典。
只需要把这些东西掰烂嚼碎,精简下来大范围散播,口口相传,授之于众便可。
他们不需要知道什么之乎者也,只需要知道人贵自立,尊信守礼足矣。
到时候由朝廷印刷,下发各级官府,各级官府授发于民。
日积月累,成百上千日日夜夜,哪怕只有一条深入民心,家喻户晓,这些就算没有白费工夫。喜欢一路窝囊到中宫之位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