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一点文学 >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 第121章 铁骑又如何?
    朱文正望着瘫坐在龙椅上、神色绝望的北元皇帝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

    心中并无太多胜利的喜悦,只有对这场漫长征战的感慨。

    他大手一挥,命令身旁的士兵:“将他好生看管,准备押解回京城,交由陛下处置。”

    士兵们领命,上前将脱古思帖木儿扶起,带离了大殿。

    就在朱文正准备安排后续事宜,确保北元龙庭彻底平定之时。

    一名传令兵慌慌张张地冲进皇宫大殿单膝跪地,大声禀报道:“大都督,大事不好!

    急报传来,金帐汗国与窝阔台汗国听闻我们攻破北元,竟合兵一处,挥师南下,如今大军已经逼近!”

    朱文正闻言,脸色骤变,他没有想到,刚刚结束一场恶战,还未及喘息,又一场更大的危机便已降临。

    但多年的征战生涯早已铸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短暂的震惊后,他迅速冷静下来。

    目光扫视着大殿内的一众将领,沉稳地说道:“诸位,大战未歇,新敌又至。

    但我大明将士,何惧之有!我们能攻破北元,就能击退这两路敌军!”

    将领们纷纷抱拳领命,士气并未因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而低落。

    朱文正深知,此刻情报至关重要,他立刻招来斥候,详细询问敌军的兵力、行军路线以及装备等情况。

    斥候回报,金帐汗国与窝阔台汗国联军人数众多,约有二十万之众。

    其中骑兵占了大半,装备精良,且来势汹汹,意图趁着明军疲惫之际,给予致命一击。

    朱文正皱着眉头,在大殿内来回踱步,思索着应对之策。

    他明白,明军经过与北元的激战,兵力损耗不小,且士兵们疲惫不堪,正面硬拼绝非上策。

    但若是避而不战,任由敌军深入,不仅之前的战果将付诸东流,还会给大明的北方边境带来巨大的威胁。

    沉思良久,朱文正终于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对众将说道:

    “我们不能被动挨打,但也不能盲目出击。如今我们占据着龙庭这一有利地形,敌军远道而来,必然急于求战。

    我们先以龙庭为依托,加固防御工事,设置坦克堡垒防线,挖掘反坦克壕沟,布置火炮阵地。

    同时,派出装甲侦察车队,密切监视敌军的动向和补给线,一旦摸清情况,便出动我们的重炮部队。

    对其补给线进行精准打击,使其首尾难顾。待敌军疲惫、士气低落之时,再寻机出击。”

    众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朱文正迅速下达命令,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忙碌起来。

    一部分士兵负责加固龙庭的城墙和防御工事,搬运沙袋堆砌掩体,将火炮部署到最佳位置;

    另一部分士兵则驾驶装甲侦察车,朝着敌军的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金帐汗国与窝阔台汗国的联军正在急速南下。

    联军统帅分别是金帐汗国的脱脱迷失和窝阔台汗国的海都。

    脱脱迷失身材高大,满脸胡须,眼神中透着一股狠厉;

    海都则身形矫健,目光如鹰,心思缜密。两人在行军途中,不断商讨着作战计划。

    脱脱迷失一脸傲慢地说道:“明军刚刚与北元激战,此时必定疲惫不堪。

    我们只需一鼓作气,便能将他们赶出大漠,重振我们蒙古诸部的雄风!”

    海都却微微皱眉,冷静地说:“不可大意。朱文正此人,素有谋略,绝非等闲之辈。

    我们虽然兵力占优,但也不可贸然进攻。还是先摸清明军的虚实,再做打算。”

    脱脱迷失虽心中有些不悦,但也明白海都所言有理,便不再坚持。

    联军继续前进,很快便抵达了龙庭附近。他们远远望去,只见龙庭城墙上旗帜飘扬,明军的坦克和火炮严阵以待。

    脱脱迷失见状,冷哼一声:“哼,他们倒是警觉。

    不过,就凭这些残兵败将,还能抵挡我们二十万大军?明日一早,便全力攻城!”

    海都无奈地摇了摇头,却也无法阻止脱脱迷失的决定。

    第二天清晨,联军吹响了进攻的号角。骑兵们挥舞着长刀,冲在前面,装甲车夹杂其中,如潮水般朝着龙庭涌去。

    明军则在防御工事内严阵以待,坦克炮手紧紧握住操纵杆,火炮手点燃引信,准备给予敌军迎头痛击。

    当联军靠近防御工事时,明军的火炮率先轰鸣,炮弹在敌群中炸开,一时间,联军阵中人仰马翻,惨叫声不绝于耳。

    骑兵纷纷落马,装甲车也被击中起火。脱脱迷失见状,怒不可遏,他挥舞着马鞭,大声喊道:

    “冲,给我冲!不要怕,他们的炮弹总有打完的时候!”

    在脱脱迷失的催促下,联军骑兵不顾伤亡,继续向前冲锋。

    然而,明军的防御十分顽强,坦克也开始出动,在城门前组成钢铁防线,用强大的火力一次次击退了联军的进攻。

    激战持续了一整天,联军损失惨重,却始终未能攻破龙庭的防线。

    夜幕降临,战场上硝烟弥漫,一片死寂。脱脱迷失满脸沮丧地回到营帐,海都看着他,无奈地说:

    “我早就说过,不可贸然进攻。如今我们损兵折将,士气低落,若是再这样下去,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脱脱迷失叹了口气,问道:“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

    海都沉思片刻,说道:“我们暂且退兵,重新调整战略。

    同时,加强对补给线的保护,防止明军的骚扰。

    另外,我们可以派人去联络其他蒙古部落,争取他们的支持,壮大我们的实力。”

    脱脱迷失点了点头,同意了海都的建议。联军开始缓缓退兵,在距离龙庭数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

    而在龙庭这边,朱文正也在密切关注着联军的动向。

    当他得知联军退兵后,心中明白,敌军这是在调整战略,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艰难。

    他立刻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将领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主张主动出击,趁敌军立足未稳,给予致命一击;

    有的则认为应该继续坚守,等待敌军再次进攻时,再寻找破绽。朱文正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刻表态。

    这时,李文忠站了出来,说道:“大都督,我有个想法。

    我们可以趁着敌军退兵,军心不稳之际,派出一支精锐部队,驾驶装甲车,携带轻便火炮,偷袭他们的营寨。

    这样既能打击敌军的士气,又能打乱他们的部署。”

    朱文正眼中一亮,他看着李文忠,问道:“你详细说说。”

    李文忠清了清嗓子,条理清晰地阐述起来:“我们挑选一千名精锐士兵,分成两百个战斗小组,每组配备一辆装甲车与一门轻便火炮。

    这些装甲车机动性强,能在大漠复杂地形中快速穿梭。趁夜色掩护,我们从小路绕到敌军营寨后方。

    抵达后,各小组同时开火,用火炮对敌军营帐进行饱和式攻击。敌军在睡梦中突遭袭击,必定大乱。

    我们再凭借装甲车的火力与机动性,冲入敌营,见机行事,能歼敌则歼敌,若遇强烈抵抗,也能迅速撤离。”

    朱文正听后,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此计甚妙,不过这任务极为艰巨,危险重重,谁愿带队前往?”

    李文忠毫不犹豫地抱拳说道:“大都督,末将愿担此重任!”

    朱文正拍了拍李文忠的肩膀:“好,就由你带队。务必小心谨慎,

    一切以兄弟们的安全为重,一旦情况不妙,立刻撤回,不可恋战。”

    李文忠领命而去,迅速着手挑选士兵,准备物资。

    他亲自检查每一辆装甲车的性能,调试每一门火炮,确保装备万无一失。

    同时,对挑选出的士兵进行战前动员,鼓舞他们的士气,详细讲解作战计划与注意事项。

    当晚,月色朦胧,大漠被一层银纱笼罩。李文忠带领着一千名精锐士兵,驾驶着两百辆装甲车,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龙庭。

    车队沿着一条隐蔽的小路蜿蜒前行,车轮扬起的沙尘很快被夜风吹散。

    而此时,在联军营寨中,海都正与脱脱迷失商讨着新的战略部署。

    海都指着地图说道:“我们虽暂时退兵,但不能就此罢休。

    明军擅长防守,我们需想办法引他们出城,再聚而歼之。

    我打算派一支精锐骑兵在龙庭附近佯装劫掠百姓,明军必定不会坐视不管,到时我们设下埋伏……”

    脱脱迷失皱着眉头听着,虽然觉得此计可行,但心中仍有些疑虑:

    “就怕朱文正不上当,他老谋深算,不会轻易出城冒险。”

    海都自信一笑:“他不出城更好,我们不断骚扰周边,消耗他们的精力与物资。

    再联合其他部落,对龙庭形成包围之势,时间一长,明军必乱。”

    两人正说着,一名哨兵匆匆跑进营帐:“报!发现一支不明车队朝着我们营寨方向驶来,距离营地大概还有十里地!”

    海都和脱脱迷失对视一眼,神色一凛。海都立刻下令:“全军戒备,准备战斗!

    通知各部队,按预定防御阵型布置,弓箭手登上高处,骑兵待命,装甲车准备迎敌!”

    李文忠这边,车队正稳步前行。突然,前方的侦察兵通过对讲机传来消息:

    “报告,前方发现联军有戒备迹象,似乎已经察觉到我们的行动!”

    李文忠心中一沉,他深知此时撤退已来不及,敌军一旦追击,在开阔的大漠上,己方将陷入被动。

    他迅速做出决定:“全体注意,加速前进,按原计划发起攻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装甲车的引擎轰鸣声瞬间加大,车队如同一把利刃,朝着联军营寨冲去。

    当距离营寨还有五百米时,李文忠大喊:“开火!”

    两百门轻便火炮同时发射,炮弹如雨点般砸向联军营帐。

    联军营寨内顿时火光冲天,喊杀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

    睡梦中的士兵们被惊醒,慌乱地寻找武器,组织抵抗。

    海都站在营帐外,冷静地指挥着:“不要慌!弓箭手向车队射击,骑兵从两翼包抄,装甲车正面迎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