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一点文学 > 重回1976,下乡当知青 > 第11章 准备进山
    李广胜接过杨景散的烟,点着抽了好一会儿才缓缓道:“杨知青,你和春红情投意合,这是大好事。”

    见对方看向自己等下言,李广胜咳了两声才接着说,“不知你有没有考虑过婚事啊?站在我一个当爹的角度,肯定希望是越快越好。”

    杨景没想到对方会这么讲,毕竟这确定关系才没几天。

    随即他脑子开始飞速运转,对方这么说肯定是有原因,十有八九是受不了队里的谣言。

    于是缓缓笑着道:“叔,我跟你想法差不多,巴不得早些结婚,就是春红这边…”

    这次还没等李广胜开口,就见李春红低声道:“我都行。”

    “哈哈,好!”

    李广胜很开心,没成想闺女会这么懂事,这可给他省了不少心。

    “叔,我是这么想的,既然要跟春红在一起,那结婚以后我肯定不能住在知青点了,我想在李家屯修个房子。”

    李广胜挑了挑眉,他没想到对方会考虑得这么周到。

    “所以等这两天有空我去找大队长,先把地基先批下来,等房子盖好就结婚。”

    “另外你们对彩礼这方面有啥要求都可以提,我尽我所能满足。”

    他话刚说完李广胜就摆了摆手:“彩礼就不用了,你这两天已经拿了不少东西过来了,对春红好就行,我们又不是卖女儿。”

    杨景下乡已经好几年,李广胜多少也了解对方的人品,整体还是比较放心。

    特别是杨景最近经常被大哥夸奖,说对方干活很卖力,脑子也转得快,比之前好了太多。

    但他还是有些顾忌,毕竟对方是城里人,所以不想收杨景的彩礼。

    只希望杨景能好好对闺女,理解他当爹的一番苦心。

    杨景没过多在这个话题讨论,他知道李广胜的为人,是个朴素老实的庄稼人。

    只是私底下暗想着,自己不仅要给彩礼,而且还得让生产队的人没话说。

    “你父母那边什么想法啊?”

    眼看谈得差不多了,李广胜还是提出了他最在意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让杨景颇为头疼,但还是斩钉截铁道:“叔婶,我先在这里表个态,不管我父母愿不愿意,我都要娶春红。”

    “如果他们以后反对,我也会无条件站在春红这边,毕竟跟春红过一辈子的人是我。”

    “但不到最后一步,我还是不想跟他们把关系闹得太僵,毕竟两老生我养我成人,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听见他这话,李广胜松了一口气。

    暗想着,对方有孝心,更有自己的思想,是个男人!

    赵桂芬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一旁的李春红更是感动得不行,毕竟这年头大部分媳妇进门都得听公婆的话,不管老人如何蛮不讲理,做媳妇的都要听指挥,不然就是不孝顺,会被人在背后嚼舌根的。

    李家屯生产队上就有不少的例子!

    但杨景能这么讲,算是给她吃了颗定心丸,满满的安全感。

    “你能这么想叔很开心,把春红许配给你我也放心了不少。”

    这时,一直沉默的李春林突然开口,“爹,为啥这么着急?三妹还小,又不是嫁不出去。”

    李广胜白了他一眼,想把手里烟斗甩过去,但还是忍住了。

    “说的是啥屁话?队上多少人嚼舌根你耳聋没听见?”

    “管好你自己就行了,都二十来岁的人了,你自己不着急我们也羞得慌。”

    见老爹发飙,还反将了自己一军,李春林知道说不通了,这才转头看见老娘。

    可赵桂芬就四个字:“听你爹的。”

    见状,李春林哼了一句就不再讲话了,气冲冲的冲回了房间。

    对知青有意见是一方面,更多的他还是觉得三妹和杨景发展太快了,生怕结婚以后三妹被杨景抛弃,他清楚,回城的诱惑力没几个人能扛得住。

    怕杨景有意见,李广胜赶紧赔上笑着道:“杨知青,老二说话不过脑子,你别跟他一般见识。”

    “放心叔,我能理解。”

    杨景能感觉到李春林对他有些不友好,虽然暗暗能猜到些原因,但他也不想热脸贴冷屁股,只能慢慢来,时间久了对方自然会知道自己是啥人。

    几人又商议了一番,最终定在两天后,叫上亲近的几家同门,在这里摆上一桌,就算是把事定下来了。

    走在回知青点的路上,杨景思索着,老爸那边应该没多大问题,到时候有奶奶治城里称呼父母为爸妈。)

    就是老妈有点不好搞,推演了好几种口吻他都没把握说服对方,最后只能决定生米煮成熟饭了再摊牌。

    跟黄涛又请了个假,杨景早早入睡。

    最近没到秋收,生产队不算忙,所以黄涛欣然同意了杨景的请假。

    隔天一早,杨景起床做了几个饭团,又拿了些桃酥,背着水壶就准备出门。

    吕良伟知道他要去打猎后,除了鄙视还是鄙视。

    毕竟几人之前也上过一次山,可忙活了一整天啥也没逮到,倒是浪费了不少粮食当诱饵。

    这次也只当杨景是闲得蛋疼,上山闹着玩。

    至于是否能打到猎物?他没报一点希望。

    没到和曾孝先约定的地点,他老远就看见曾孝先在朝他招手。

    “杨知青,你来了啊!以为你还要一会儿呢。”

    见曾孝先挎着猎枪,杨景笑着道:“起得早,咱们早去早回。”

    随即他拿出两个饭团,递了一个给曾孝先,“先垫吧垫吧肚子。”

    “不用杨知青,我这带了窝头,嘿嘿。”

    杨景没说话,只是把口袋打开给曾孝先看了看,知道有多余的数量后,曾孝先这才接过饭团。

    “这饭团真好吃,杨知青你是咋做的啊?”

    对此杨景没啥意外,毕竟自己不仅放了猪油,还加了些些糖,那味道肯定不会差。

    “放了点油和糖,捏紧点就好了。”

    闻言,曾孝先瞬间打消了念头。

    家里别说油糖,要不是杨景送了点米,连大米饭都没有。

    把手里柴刀递给杨景后,两人又闲聊了两句,这才开始出发。

    后山离大队虽然不远,也有十几分钟的路程,但外围的野物很少,打猎几乎都是往深处奔。

    可越到里面危险度越高,连绵不绝的原始森林,各种参天大树导致视线很差,要是不熟悉的人,铁定迷路。

    杨景也是后世才了解,李家屯背后这片山脉有多大,左面跟隔壁县交界,正面衔接隔壁市,长度达到上千千米。

    虽然之前来过一次,可他也就在外围转了转,根本就不敢去深处。

    这次杨景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去深处,不然完全是浪费了空间。

    对此杨景充满了期待!

    两人还没走多远就遇见了村民,走近后才发现是队上的周寡妇。

    “狗蛋杨知青,你们这是要进山?”

    看见曾孝先挎着枪,她就猜到两人要进山打猎。

    “是啊,你这是?”

    “呵呵,家里粮食不够吃,来摘了点野菜。”

    李家屯生产队粮食不够吃,附近野菜早就被采光了,所以队员要摘野菜必须要走很远。

    曾孝先没理会她,翘着嘴角看向天,仿佛昨天的嘲笑声还在耳边无限循环。

    泥人还有三分脾气呢!

    见状,周寡妇也没生气,撇了撇嘴就离开了,她还要赶去地里上工!喜欢重回1976,下乡当知青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