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一点文学 > 尘缘丨猪八戒与高翠兰的故事 > 第24章 迎仙桥上遇道童 云柏树下设陷阱
    石佬见张桓走出庙门,心中有些失落。本来要提及张桓与窦枣花的亲事,却因张桓挂念奶奶,忧虑重重,不便再说了。他知道今后还有机会,也就放了心。目前他要尽快打听王母山、翠灵的下落,及早给张桓个实信。其实,这也是他自己的一块心病。

    石佬突然想起了张果老:他是个老谋深算的神仙,天上、人间的事儿瞒不住他。连高翠兰的年龄都算得出来,何况他救过翠灵的命?肯定知道翠灵的下落。可是哪里找他去呐?想到这里,悔恨自己在迎仙桥分手时,只想着要向他学点本事,却忘了问哪里能找到他。

    石佬知道自从惩治了闹事的小痞子贾豹,高翠兰她们的饭铺暂时不会有人闹事骚扰了,于是他每天都到迎仙桥一带转悠。

    石佬在这一带住了那么长的日子,就是对神仙分辨的清楚。常言道:“异人有异象”,总与一般人大相径庭。可石佬在这里守了几天,也没见神仙的影子。

    这一天,贾家集逢会,来往的人多了起来。石佬心里正着急,忽然看到一个道童模样的人东张西望,从迎仙桥上走了过来。石佬忙跟上去,把他拉到一边,问道:“这位小仙童,你在跟哪家仙长修行?”那道童看了看石佬,反问道:“你是谁,问我这些干什么?”石佬道:“没什么,我看你相貌轩昂,不是一般道观的平庸之辈,只想向你打听个人?”

    道童被夸得心里热乎乎的,打量一下石佬,见他长相古怪,必定有些来历。便道:“您要打听那位?一般的凡人知道不多,道观里的仙长倒认识几个。”石佬拉着他道:“来来来,这边说话。”一直把他拉到那棵云柏树下,二人坐在盘石上,拉起呱来。

    石佬开门见山道:“我有个朋友叫张果老,听说过他吗?”道童听说他与张果老是朋友,以为他也是一位仙长,所以就不顾忌了。道:“听说过,他与我师父也有来往,怎么,您要找他?”石佬道:“有事正要找他。也不知云游哪里去了?”道童道:“这我也不清楚。他和我师父一样,整天到处云游,经常不在洞府。”

    石佬一听他师父住在洞府,知道也是仙境中人。忙问道:“你师父是哪个洞府的仙长?”道童道:“就在东面云鹤山归真洞,姓彭,人都称他为归真仙长。”石佬道:“噢——知道知道,彭仙师,那可是名声在外呀。有机会我正要去拜访他呢。”道童问道:“不知仙师住在那处仙境?”石佬道:“我就住这寄云山石仙洞,离这里很近,要不去我那里看看?”

    石佬故意把石仙庙说成石仙洞。那道童道:“这次不去了,我还要回去复命呢。以后有机会一定来拜访。”

    石佬见他要走,忙问道:“你来这里,还有什么要紧事吗?”道童道:“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奉仙师之命,去传个信而已。”石佬是个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对道童道:“那就别急。我知道你们这些弟子,难得出来一趟。这里可是神仙常聚的地方,不知你给那位仙长送信?”

    道童只得道:“信我已经传到了。不是这里,是南面无径山半酣洞。姓黄,人都叫他半憨道人。不知您认识他吗?”石佬道:“半憨道人?没听说过。”道童道:“听说这位仙长目不识丁,成了仙还整天饮酒吃鸡。仙界的人没有喜欢他的,我师父也懒得见他,才叫我去传个信的。”

    石佬听他这么一说,觉得奇怪,问道:“什么,目不识丁?目不识丁也能当神仙?”道童道

    :“常言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也不知是哪位仙长提携的,就进了仙界。”

    石佬疑惑地问道:“你师父既然不喜欢他,又去给他传信,什么意思?”道童道:“您不知道,这次王母娘娘要办个什么诗仙酒会,邀请了三十六位仙长参加。原来王母娘娘办宴会,都是派她的天使来通知,这次却叫上家告知下家。昨天五羊山的悟真仙长来通知了我师父,今天我师父便叫我去无径山告知他的。”

    石佬有些莫名其妙,道:“奇怪了,王母娘娘办诗仙会,却找了个不识字的神仙,难道他会作诗?”道童道:“您说的也是。昨天我师父和悟真仙长说起这事还笑呢。上一次也是王母娘娘宴会,众仙长总要道贺一番。口才好的脱口而出,也有准备贺表拿出来念的。”石佬忙打断他的话,问道:“贺表是什么?”道童比划着道:

    “贺表就是用一块黄绫,上面写的字。反正都是给王母娘娘祝福、夸奖王母娘娘功德的话。到了半憨道人,他急忙掏出贺表,拿颠倒了也不知道。王母娘娘等了半天,他却说:‘得了眼疾,这朦朦胧胧的看不清了。众仙都笑了。只得找站在他身旁的仙长替他读。也不知道他找谁写的,都是些‘之乎者也的,什么‘王母娘娘天宫兮,心系天下众生兮,慈祥慈爱慈仁兮,功德永济苍穹兮。逗得王母娘娘也笑了,夸他有学问。还开玩笑说他是个‘朦胧诗仙呢。”

    石佬问道:“就因为王母娘娘说他有学问,这次才被选在诗仙之列。”道童道:“也许吧。听我师父说,自从王母娘娘夸了他,他就到处炫耀,说王母娘娘亲自封他为‘朦胧诗仙,又找了几位道长帮忙,成立了个‘天上人间诗仙会,他自封为会长。”石佬道:“你不说他不会作诗吗,怎么能当诗仙会的会长呢?”道童道:“他当会长,从来不写诗,都是瞎评人家的诗。”

    石佬感叹道:“还有这样的会长?”道童道:“他自己不知道,没有一个仙长不烦他的。不过,我看他这次有些慌神,他还想叫我师父帮他写诗呢,被我一口回绝了。”石佬道:“你怎么回绝他?”道童道:“这好讲呀。我对他说,我师父还正发愁呢,自己想找人写诗还找不到呢,他就没话说了。”石佬夸道:“小小年纪,你还真会办事。”道童道:“不这样不行,我要是答应他,回去师父那儿准得挨骂。”

    石佬道:“严师出高徒,还是你师父教导的好。”道童道:“那个半憨道人真够??碌模??且?嘉沂Ω溉?旌笤谡飧鲇?汕呕岷希?靼橥?ァN冶纠床幌氪鹩λ??伤?瞪弦淮我彩窃谡舛?崦娴摹C话旆ǎ?厝ブ坏酶?Ω附擦恕!

    石佬看了看地形,道:“一个在南面,一个在东边,也正好顺路向西去,不费事的。”道童道:“所以,我就走这里看看。这个迎仙桥,原来凡人也可以走的。”石佬开玩笑道:“像你这样学道之人,只要从这里过,不就能成神仙了嘛?”说得道童笑了,他一看天色不早,慌忙告辞。

    石佬看着小道童的背影,暗自窃喜:找人不如遇人。碰到这位小道童,一个惊天计谋在心中形成了。

    他赶紧来到贾家集,在贾善人门前正好遇见高翠兰买菜回来。便对她道:“你把菜送回去,快去帮我买些东西来。”高翠兰问道:“要什么东西?”石佬道:“一坛好酒,两尺黄绫,再带些笔墨纸砚,马上送庙里去。”高翠兰知道石佬要办什么事,也不过问,答应着去了。

    石佬回到庙里,就琢磨他这个计策的每一个环节。他明白:凭自己的本领,想跟王母娘娘过招,实在没有办法。其实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自己又跑不到天上去。没想到这个“诗仙会”使他来了灵感,他要把握好这次机会,偷梁换柱,施展自己的一点小本事。

    他要的东西高翠兰很快送到了,关键是要写出一首‘好诗。这首诗不仅要呈现在王母娘娘面前,而且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否则,不痛不痒,即便骂她几句,又有何用?

    石佬从来没有费过这么大的心思,他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苦思冥想,反复琢磨,终于写出觉得满意的诗稿来。

    到了第三天,他老早就来到迎仙桥,先把那坛酒放在云柏树下,走到桥上守候那位“半憨道长”。

    能找到“半憨道长”,是实施计谋的关键,千万不能让他漏掉。石佬这时觉得自己的眼睛似乎不好使了,一般人也当成了神仙,喊声“仙长”。年龄稍大一点的更不放过,惹得走路的人笑他是“疯子”。可是一直“忙乎”到中午,也不见真正的“半憨道长”到来。石佬急了,他有些困惑:就是半憨道长误了时间,那位归真仙长也该到了呀?

    这时路上已经没了行人,石佬又回到云柏树下,从袖中掏出那幅“贺表”,一边仔细品读,一边不时看看路上有没有行人。等到傍晚时分,他有些失望了:“难道两位仙长都不按约定,各走各的了?”一想到约定,他仔细回忆道童说的话,忽然明白过来:他说的是三天后,不是第三天。自己早来了一天!暗自觉得可笑。这时他提醒自己:千万要沉住气,心急容易出错。

    第二天,依旧早早地来到云柏树下,坐在那里盘算:既然两位仙人不打一处来,总会有个先后,先来的要等后来的;即便同时来到,也要互相打个招呼。所以不必着急,就在这里等着,反正看得清清楚楚。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只见从南面来了一个人,迈着八字步,到了迎仙桥便东张西望起来。石佬一看他身穿紫袍,头戴黄冠,心中有了谱,连忙走过去,特意吟道:“寄云风景好,山下迎仙桥,鱼翁摇橹来,樵夫唱歌谣。”到了那人跟前,施礼道:“这位仙长,您早呀?”

    那人昂着头,不耐烦道:“你谁呀,喊什么仙长?”石佬道:“我看你仙风道骨,器宇轩昂,必是得道高人。怎么,叫错了吗?”

    那人这才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是什么人?”石佬道:“我只是个小庙的神仙,就住在这寄云山上石仙洞,人喊‘石佬仙长的便是。”

    那人听了,漫不经心道:“哦——原来也是位神仙。这么说,还是一家人?”石佬道:“我乃小庙之神,岂敢高攀大仙?”那人道:“我乃无径山半酣洞,姓黄,人都叫我半酣大仙。”石佬道:“久仰大名、久仰大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