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一点文学 > 尘缘丨猪八戒与高翠兰的故事 > 第32章 张弓岭上炮声隆 元妙观中乱象生
    高翠兰正觉得危机重重,疲惫不堪之际,被一声巨响震醒了。

    她惊恐地睁开眼,看看还睡在云栈洞中,才知道自己是做了一个神奇的梦。这一梦居然在天宫中度过,在凡间不知道是怎样的一个漫长的岁月了。刚才的巨响本以为是天上打雷。可仔细听,响声接连不断,震耳欲聋,她从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就觉得整个山摇摇欲动,马上要轰然倒塌一般。

    原来是张弓岭上正在打仗,那是两军之间展开的一场激烈战斗,枪炮声,爆炸声,呐喊声混成一团,直震得山摇地动,鸟飞兽惊。

    高翠兰越听越害怕,忙爬了起来,想出去看看。可一摸自己的衣服,哪里还是衣服?棉布早已风化,抓一把,糟一把,如灰尘一般。不摸还好,摸了几把,身上的棉袄竟脱落下来。她又摸了摸掉下来的棉絮,棉絮虽然结在了一起,但薄薄一层,松散得很,没了纤维。再看看身下面,铺的山草也没了,自己简直就是睡在石头上。仔细瞅了瞅,洞中连个能遮体的东西都没有。她不由得惊呆了,如何出得洞门?

    这时,外面依旧轰轰隆隆,山摇地动。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心中如同惊弓之鸟。骂道:“这么清静的地方,也会有这么大的动静,莫非要天翻地覆了?”

    她从来也没这么狼狈过,只能光着身子走到洞口,伸头四处张望,可什么异常的东西也看不到,只是听到惊天动地的声音比洞内还响。再也顾不得羞耻,走出洞外,捡那山缝里、石头边茅草长得高的,薅了一抱,抱回洞里,编起了草绳来。她要想办法先遮住自己的身体,本能的应付将要发生的一切。

    高翠兰结好了草绳,便把被子里仅剩的一点棉絮小心翼翼地捡了起来,用草和棉絮围在自己的身上,然后用草绳从上到下一道一道捆起来。她又专门扎了几把草,披在肩膀上,从脖子上系住,像个蓑衣一般,总算把身子裹起来了。整理好之后,前前后后打量了一番,禁不住笑了起来:一是庆幸没有人看到自己的那副狼狈相;二是感叹神仙没当成,竟然混到赤条条的地步!

    忽然“轰轰”又几声巨响,震得整个山都在抖动。高翠兰意识到不能在这里待了。赶紧找了一下,捡起她一直带在身边的铜镜,那是父母给自己留下的护身宝贝。还有几块银子,这也是她所有的财产了,塞在怀中,又用草绳从外面扎好,赶紧离开了云栈洞。

    来到福陵山,往下一看,只见山下浓烟滚滚,烈焰冲天,火光似乎直往山上而来。不敢多看,只想着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于是又瞅了瞅张公岭西边那条自己走过的山沟,见没有什么异常,便赶紧下了福陵山,沿着记忆走了过去。

    高翠兰好不容易走出暗道,刚从张公岭上面的山坎跳了下来,不幸栽倒。正在抚摸擦伤的膝盖时,却被一群人围了上来,喝问道:“干什么的?”

    高翠兰抬头一看,见他们穿着自己从未见过的黄衣服,手里都架着木棍一样的东西,哪里认识是步枪?以为他们要打自己,心中怎不恐慌?哆哆嗦嗦道:“什么也不干。”这些人看高翠兰蓬头垢面,特别是那身打扮,居然用山草遮住身子,也一个个惊奇地睁大了眼睛。

    有个人问道:“什么不干,怎么化妆成这个样子?”高翠兰没法回答,只是又羞又怕,瘫坐在了地上。面对这么多男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了进去。又有人喊道:“抬起头来,怎么不回答?”一连问了几句,高翠兰只得道:“我什么东西都没有,求你们放了我吧?”

    这时,开过来一辆吉普车,从车上下来一位首长,他看这边站着一群人,便喊道:“你们不要守在这里了,敌人全部投降,战斗已经结束,快去打扫战场!”一名战士忙跑过去,敬礼道:“报告首长,这里发现一名可疑分子!”那位首长问道:“什么可疑分子?”战士道:“是个女的,化妆非常奇怪。”

    战士们连忙让出一条路来,首长来到高翠兰跟前,一看她那身打扮,也觉得奇怪。问旁边的战士:“你们问过了,她跑这里干什么?”一位战士道:“报告首长,她好像把我们当作‘劫道的了,什么都不说,只说身上什么都没有,求我们放了她。”

    首长道:“我看也是个穷苦的女娃。你们瞧,她头发都囚成什么样子了,没有衣服穿,她用山草遮住身子。我想她一定遇到什么难处,在山上不少日子。你们还不赶快放了她?”众战士道:“是!”

    高翠兰听说放了她,站起来要走。只听首长又道:“慢着,没有衣服上哪里去?”他指着身边的一位战士道:“这样,你负责把她带到卫生队,给她弄点吃的,再叫她们给找件衣服换了,然后放她回家。其余的同志,打扫战场!”众战士答道:“是!”这才散了。

    高翠兰知道这位“首长”是个好人,听说要给她找衣服,心里很是感动。便跟着那位战士到了卫生队。

    几位女队员也正忙得很,都在照顾伤员。但是听说是首长叫送过来的,还是接待了她。一名卫生员把她领到帐篷内,给了点干粮,拿来几件旧军装,叫她换上,又找双鞋子给他穿了。高翠兰感激不尽,那卫生员却道:“不要客气,咱解放军就是为穷苦百姓打天下的。马上就有好日子过了,赶快回家等着吧。”高翠兰这才千恩万谢地走了。

    高翠兰离开军营,庆幸自己关键时候总能遇见好人,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边走边想那个‘卫生员讲得话,“马上就有好日子过了,赶快回家等着吧。”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自己哪有家呀?她只能先到石仙庙去看看,能不能找到石佬,再作打算。

    一路人烟稀少,遇到几个过路的,穿戴也和从前大不一样。联想到刚才遇见的那些人,似乎又到了另一个世界。更令她奇怪的是,路上的人见了她,不是点头就是哈腰。她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来到原来的迎仙桥处,哪里还有桥?桥上的石条早已塌落在河里,小天河几乎干枯,连河边的那棵大云柏树也不见了踪影。不由得暗自感叹:自己这一觉究竟睡了多少年?这里的一切都变了。

    她沿着水面上的石头过了河,又洗了把脸,这才上了山。远远的看到似乎是石仙庙还在,心中有了一线希望,于是快步爬了上去。

    来到石仙庙,才使她心里凉了起来:石仙庙院墙已经倒塌,门也没了。正殿虽然还在,已不是原来的模样,估计是后来重修的,也显得破烂不堪。走进去看了看,殿内到处都是灰尘,墙上布满了蜘蛛网。她想,石佬已经当了神仙,恐怕早就不住在这里了。可怜,连香客也不来了。她又端详了那座石佬像,想起石佬爷对自己的知遇之情,救命之恩,不由自主地双手合十,作揖道:“石佬爷,但愿您当个好神仙,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翠兰永远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

    高翠兰满怀失落感走出石仙庙,他觉得不能依靠石佬爷了,得自己想办法。来到原来贾家集的地方,看天色已晚,想找个客栈先住下。可街上冷清清的,几乎见不到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店,看门牌上写着“云山客栈”,高翠兰正要进去,这家店主忙关起门来。她一步抢过去,喊道:“大伯,怎么关门呐,我是来住店的!”

    店主看看她,问道:“你们不是在打仗吗,怎么要住店哪?这里可住不下。”高翠兰这才明白,是自己穿的这身衣服,被人家误会了。忙解释:“我就是从打仗的那地方过来的,仗已经打完了。我不是当兵的,就一个人,让我进去住一宿吧!”

    店主听说她不是当兵的,以为是个当官的;又听说就她一个人,才放心。反倒热情起来,道:“长官,对不起,我还以为大部队来了呢。快到里面坐!”店主给她倒了茶。高翠兰问道:“这里应该是贾家集吧,我原来来过的?”店主道:“什么贾家集?不,这里是云山镇。”高翠兰一惊:“什么,我记得叫贾家集呀,我是来过的。”店主笑道:“没听说叫贾家集,看来你记错了。”

    高翠兰明白,不是自己记错了,是世道变了,连地名也改了,不好再问什么。店主殷勤地道:“长官,想要什么,尽管吩咐。”高翠兰道:“东家不用客气,等会儿给我下碗面就行了。”店主忙喊老婆烧火做饭。高翠兰掏出一块银子,递给店主,那店主一看,哪里敢收?忙道:“你不就住一宿吗?花不了几个钱,哪敢要长官的银子!”

    高翠兰听他称呼自己是“长官”,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对他道:“住店哪有不给银子的,你就收下吧。”店主为难道:“不是俺不收,这要不了几个钱。你要是有零钱,随便给两个,没有就算了。这银子——?”

    高翠兰以为他怕自己的银子是假的,笑着道:“大伯,这银子不会假的,你就放心好了。”店主道:“长官误会了,我怎么敢说银子假?实话跟你说吧,我开十几年的店,还没收过银子呢。银元倒是见过,这银子——也不知道价了?”

    高翠兰一听这话,知道世道变了,银子恐怕不好使了。也不敢多问,只得说自己没带零钱,劝他收下,店主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收了起来。

    高翠兰又顺便打听起女道观的事来。店主以为她在调查什么,告诉她:“听说大蓬山上有个庙,那里住的有几个道姑。”高翠兰还能回忆起来,心里有了底,第二天一大早,便去了大蓬山。

    原来的紫茵观不知什么时间又改成了元妙观,里里外外破烂不堪。由于连年战争、灾荒,观中少有香火,也没有出大钱的施主来往。住着几个上了年纪的女道士,她们在山上开了些荒地,靠种菜补贴,勉强维持生活。高翠兰好说歹说,住持才把她留了下来。

    高翠兰喜欢田园生活,她除了在厨房做饭,还经常到菜地里去忙活。日子虽然艰苦一些,好在这里无人过问,如同与世隔绝一般。偶尔有个来烧香的,高翠兰听师父们说,“这是个土财主,穷人分了他的地,他才来祷告的。”高翠兰这才明白了那个“卫生员”曾经讲的话,“穷人马上就有好日子过了”,原来是分了地主的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